跳到主要內容區

里程碑

梅故校長貽琦先生於民國三十七年冬,北平淪陷赴美後,在政府的推動 與美國友邦訂立原子能和平用途協定之下,運用清華在美保管的基金,而於民國48年建造反應器,於民國50年4月13日完成初次臨界,為首座安裝於 東亞及中華民國的百萬瓦級核反應器。   THOR係一多用途且俱有先天安全特性之研究用反應器,民國51年10月達到初次全功率運轉,額定熱功率為1MW,能提供足夠的功率及中子通率,對於許多研究領域的瞭解及工作成效,有相當大的助益,這些領域包括物理、化學、工程、醫學及材料科學等方面之研究。   THOR運轉之初,使用之鈾燃料為濃縮度20%之MTR(Material Testing Reactor) 片狀燃料,至民國59年轉換為93%高濃縮度之同型鈾燃料。由於國際間防止核武擴散政策,使得高濃縮度鈾燃料之取得日益困難,因此THOR自66年7月起逐步更換使用GA(General Atomic)公司所製造的TRIGA(Training Research Isotope-production built by GA)型低濃縮度(20%)棒狀燃料,於76年8月,THOR爐心燃料已全數更換為TRIGA燃料。   THOR自民國80年以來,已逐年更新且完成的項目有:(1)熱交換器(80年1月);(2)儀控系統,更換為GA公司微電腦控制系統(82年6月);(3)冷卻水塔(82年6月);(4)冷卻水儲存槽(82年6月);(5)爐心鋁合金燃料格架更新(87年)。 民國87年經原子能委員會核可後,將額定功率提升至2 MW。 THOR於四十年運轉執照將屆之際,在2000年經原子能委員會核可,取得為期十年之更新執照。   阿岡諾反應器(THAR)於民國80年5月因安全考慮因素而暫停運轉。民國81年6月清華大學向原子能委員會(AEC)提出THAR除役工作計畫書,申請核准進行除役之工作並於同年12月獲得AEC核准THAR除役工作之執行。之後,先經妥善周延的事前準備與人員訓練後,始於民國82年2月8日對外召開記者會,正式揭開國內首座研究用反應器除役工作─THAR除役工作之序幕。THAR除役後,反應器廠房在獲AEC核准以一般建築物方式拆除,已於民國83年3月22日將反應器廠房拆除完畢並於同年11月底完成THAR紀念花園。 清華移動教學反應器(THMER)於民國64年11月達初次臨界,已於民國92年9月完成除役。